第四百二十三章 机会还是陷阱(1/4)

作品:《叱咤

文于**。

张浩天听到高云的话,又一点头道:“这就像是当年国共两党的局势,日本入侵中国之后,**利用各种机遇,逐渐由弱变强,而国民党在与日本的交战中王牌军队损失过半,元气大损,在三大战役之前,双方实力基本上已经旗鼓相当,未来的成败就在数战之中。”

高云“嗯”了一声道:“历史可以被借鉴,但不能完全照搬,实际上我们的处境比当年**更严竣,**只要战胜了国民党,就一统中国,得到了彻底的胜利,而我们战胜三联帮已经是一件艰难的事,但还有邱光养精蓄锐,虎视眈眈,难,很难。”

听着高云的话,张浩天并没有反对,举目眺望东方一轮火红如丸,正冉冉升起,散出万千光彩的朝阳,忽然扬高声音道:“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默默的凝视着一脸豪气,正望着朝阳吟诵的张浩天,高云知道,他吟诵的是李白的《行路难》,清风徐至,霞光罩面,这个面目英武,身材雄奇的男子充满着对前途无畏的豪情,而这样的豪情,让他显得愈的伟岸,就连高云也感到了莫名的“倾倒”,这种“倾倒”,当然并不是女人对男人的爱慕,而是一种男人对男人的敬慕,一种甘心追随的崇拜。

如此的感觉,高云对张浩天有过,但从来没有现在这样的强烈,他一生经历丰富,可算是阅人无数,青年俊才看过不知凡凡,但是,这些人最多只能让他欣赏,绝不会让他产生崇拜之情。此时,在他的眼中,历史忽然飞逝,他隐隐的看到了决剑浮云,吞并六国的秦始皇羸政,也看到了驾临天下,威震四海的唐太宗李世民,这两人都是青年得志的王,却似乎奇异的和眼前这个未满三十的男子融合在了一起。

在这一瞬间,高云心中所有的畏惧与担忧都消失了,他的心中也蓦然间涌动起了一生中从未有过的豪情壮志,立刻也提高声音诵道:“君不见昔时燕家重郭隗,拥彗折节无嫌猜。剧辛乐毅感恩分,输肝剖胆效英才。昭王白骨萦蔓草,今人再扫黄金台?”

他呤的这诗,却是李白《行路难》的另外一,说的是战国时燕昭王为了使国家富强,尊郭隗为师,于易水边筑台置黄金其上,以招揽贤士。于是乐毅、邹衍、剧辛纷纷来归,为燕所用。燕昭王对于他们不仅言听计从,而且屈己下士,折节相待。当邹衍到燕时,昭王“拥彗先驱”,亲自扫除道路迎接,恐怕灰尘飞扬,用衣袖挡住扫帚,以示恭敬。李白常以伊尹、姜尚、张良、诸葛亮自比,而当时的唐玄宗已经腐化而且昏庸,根本没有真正的求贤、重贤之心,虽然下诏召李白进京,也只不过是装出一副爱才的姿态,并要他写一点歌功颂德的文字而已。因此李白才有“昭王白骨萦蔓草,谁人更扫黄金台?”一句,慨叹昭王已死,没有人再洒扫黄金台,表明他对唐玄宗的失望。然而现在高云将最后一句改动了一下,将“谁人更扫黄金台”变成了“今人再扫黄金台”,立刻成了赞扬张浩天礼贤下士,可与古之明君相比之意,也把自己比成了乐毅邹衍这样为国君誓死效忠,鞠躬尽瘁的良臣。

张浩天从小就有不屈于人下的壮志,因此非常喜欢豪迈洒脱,气势壮阔的李白诗篇,听到高云以《行路难》应和,也听出了他最后的改动,并没有去谦虚自己并非君王,实在当不起他的赞颂,而是缓缓的向他伸出了手。

高云立刻明白了他的意思,连忙也将手臂伸了出来,霎时之间,两人的手已经紧紧握在了一起,他们的年纪虽然相差三十余岁,张浩天的手坚硬如铁,高云的手瘦弱干枯,但两颗心,却在强有力的,以同一个节拍律动着……

转眼过去了三天。在这三天里。张浩天留下管堂堂主郑强在市主持大局。把盟证大爷尹奇国、坐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叱咤 最新章节第四百二十三章 机会还是陷阱,网址:https://www.6s6s.net/70396/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