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六章:新铸钱币(求收藏推荐)(1/2)

作品:《回到古代做皇帝

新币铸造是繁琐的,要预先做出一个母模,阳文正字,用来制作子范,不能直接使用。用这种范母可以印制很多子范,把数十个子范摞在一起,一次能铸上百枚银币、金币。隶属户部的钱监,要预先把制作出来的钱币给陆承启过目,不然陆承启以不合格为由,会直接打回去的重新铸造。新的银币、金币都是合金,银币含银量在七成左右,其余的是铜和锡;金币含金量在六成左右,其余的是银和铜。不论是哪种金属,在这时候都是贵重金属,而且大顺朝的钱监还特别死心眼,铸造的钱币都是足量的。陆承启之所以要他们用合金制作,就是怕有人会故意把银币或金币刮下银粉、金粉,再把不足量的钱用出去。结果不足量的钱和足量的钱是一样的购买力,最终导致足量的钱的价值也下降了。再者,虽然银币、金币都是法定的货币了,但难保铸量多的银币会把金币给“淘汰”掉,毕竟银比金便宜,过多使用银币的话,金价上涨,用银币兑换金币就赚了,那时候人们就不会使用足量的金币,而是使用银币,把金币储藏起来。这就是“劣币驱逐良币”的道理。明白这个道理的陆承启,并没有让钱监铸造很多金币,反而铸造了大量的银币,融入市场流通。最主要的方法就是通过给军队发放军饷,给官员发放俸禄的时候,以前给一贯钱的,现在给一个银币。因为银量足够,一贯钱换一个银币,他们还是赚的。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银币大受追捧,不少的银币流入市场之后,却激发了原先的铜币流通。这就是反用“劣币驱逐良币”的原理,让新铸银币、金币充当良币的角色,让铜币流通起来。人人都知道银币比铜币值钱,反而不去用银币了,愿意把家中的储藏的铜币拿出来兑换银币。这样一来,相当于用少量的银币,激活了大量的铜币。试想,一枚七成银量的银币,能把八百多枚铜币和八枚大钱流通起来,怎么算都是赚的,一定程度上缓解了钱荒问题。但金属货币总归不是长远的办法,长远的办法在于发行信用货币。信用货币的好处在于,根据市场的用钱量来发行货币。其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它与贵金属完全脱钩,不再直接代表任何贵金属。而且信用货币以国家信用做保证,也警醒后面的当权者,如果不维持国家信用,连钱都不值钱了,这个国家也就亡了。陆承启想的很远,却一时间没办法实现。他现在要做的事情,在于建立好银行的信用,银行的信用建立起来后,才能发行信用货币。隶属户部却不受户部掌管的中央银行,隶属内阁、皇帝和钱监三方管制,也就是说,没有皇帝的许可,他们连铸钱的权力都没有。只有内阁调查了市场的情况,向皇上禀告,皇上认为可以铸钱了,钱监才能开工铸钱。而陆承启还大手一挥,把户部管理的官员养老金都存进了刚刚成立的皇家银行,发放官员俸禄、军饷等都经过皇家银行的手,由商务部管理,记录在案。皇家银行作为一个带有营利性质的银行,会把这些钱用来钱生钱,可户部不行。他们若做了,就叫以权谋私了。皇家银行一成立,前来兑换银币的人差点把银行大门挤破。商务部无可奈何之下,派人告诉陆承启这件事,陆承启笑骂道:“朕日理万机,还要去管银行兑钱的小小问题?你去告诉银行,限制每人兑换次数,每日限量兑换不就行了?”限量兑换一出来,银价水涨船高,这也是陆承启事先没想到的。但好处也多了,一贯钱的银币能换更多的铜币,民间钱庄的兑换比率每日都在变,仅仅半个月的时间,原先无钱可用的局面豁然而解。市面上银币流通甚少,但铜币不知道为何,猛然间增多了起来。事实证明,陆承启的眼光是多么的正确。民间不是没钱,而是不想用钱而已。许多铜币在富豪人家的仓库里面,把串连铜币的麻绳都朽了,铜币更是生了花花绿绿的铜绿。钱多了,商品流通就更加频繁了,一时间连商税都多征了不少。没办法,富贵人家想要去换钱,就只能通过消费了。这时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古代做皇帝 最新章节第六十六章:新铸钱币(求收藏推荐),网址:https://www.6s6s.net/55789/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