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战船已成(1/2)

作品:《回到古代做皇帝

洪祥三年八月初四,第一艘新式战船诞生了。采用了与流行车船完全不同设计的新式战船,拥有龙骨、水密隔舱、还有用途不明的船舷开窗。这样的设计,能不能在水战中占到优势,这些老船匠都是不看好的。失去了车船的速度,那如何靠近敌舰,进行肉搏战呢?难道要靠在战船上装备**弩,或者是抛石机,用远程攻击敌舰吗?除了大型的投石机,**弩也没办法对庞大的敌舰造成什么伤害的。没办法,这个时代,对于水战的理解便是,靠远程攻击是打不垮对方的。想要解决对手,必须用速度靠近敌舰,进行肉搏战。投石机装石弹的速度太慢,而且装载过多的石弹,会拖慢自己战船的速度。在这个时代的水战之中,速度就是生命。不然的话,短时间加速度最快的车船也不会大为流行了。而**弩,不一定能取得很大的战果。箭镞攻击,也不过是肉搏前的尽量消耗而已。没办法,如果他们知道有一种远程武器,攻击几下就能击毁敌舰,那他们就不会这么想了。这种武器,叫做火炮。这是一种跨时代的武器,肯定不是他们能预知的。当第一艘新式战船建造完成,泉州船舶司和地方监察司同时递上奏疏。五日后,坐镇长安皇宫的陆承启便同时收到了战船下水的消息。陆承启看完奏折之后,哈哈大笑。恰巧内阁首辅徐崇光前来觐见,陆承启毫不犹豫地召见了他,还没等徐崇光说话,就把这本奏折拿给他看。徐崇光一看,耗费三百万贯钱银,才造就的第一艘战船,苦笑不已:“陛下,这件事就不用给老臣看了吧?”在徐崇光看来,前期投入就三百万贯的新式战船。要是这都造不成,还真的说不过去。大概是这个时期,除了认识到海贸获益巨大的商贾,就连比较开明的徐崇光。都不认为把钱投入到无休止的造船业当中,能带来什么收益。可陆承启的眼中,却满满都是金山、银山。有了远洋船只,就可以进行全球范围内的探索,要是能到达美洲大陆。这开疆扩土的功绩,哪一代帝王比得上?即便是与外国商人进行远洋贸易,船舶司所收到的关税,肯定也是惊人的。正史上,南宋以长江以南一隅之地,还差点打回了失地。要不是南宋高宗赵构害怕岳飞真的收复了北宋失地,迎回二帝,说不定历史真的就改写了。南宋能支撑这么短时间,靠的便是出海贸易。由此可见,这远洋贸易的收益有多大。即便是海上风险很大。可巨大的财富**下,铤而走险的人不在少数。唯一有点遗憾的是,这种新式战船,一定要配上火炮,才能发挥出它的威力来。现在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唐勋和苏颂对于铸炮,只能说在积累经验。不知道浪费了多少钢铁,可成型火炮,却只能打到一里多地,还不如**弩。这远远低于陆承启的预期。铸炮一事进展缓慢,在这个钢铁冶炼技术低下的时代,即便有了小高炉技术,还是难以解决火炮膛压、炮身气泡以及漏气等一系列问题。不过在短时间内。能积累起铸炮技术,已经很了不起了。陆承启也知道,在没有科技树积累的这个时空,做到这一步已经是中华民族古人智慧的体现。要想再进一步,非得建立起一个工业体系,才能量产火炮。陆承启知道。此事不能急,心急吃不了热豆腐。饭要一口口吃,路要一步步走。建立工业体系,那是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哪怕是最初级的工业体系,也需要整整一代人的积累。这还是有陆承启这个“先知”在指明前进道路的情况下,要是没有陆承启,别说工业体系,就是那洪祥式步枪,起码也得五百年后,才有雏形出现。遗憾地叹息了一声,徐崇光开口道:“既然战船已然就备,不知这梁山水贼何时能剿灭?户部尚书给内阁的这份奏疏,说到禁军出征粮饷问题,国库已然有些撑不住了。”陆承启大为不解:“这秋收不是刚刚才收上来吗,怎么会撑不住?再说了,商税是一月一收,单单是京兆府,怕是也有三百万贯了吧?”徐崇光苦笑,这不当家不知道柴米贵,陆承启完全是一个甩手掌柜的模样,有什么问题全是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回到古代做皇帝 最新章节第三百五十一章:战船已成,网址:https://www.6s6s.net/55789/35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