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七章 春天来了 第一节 地盘的问题(3/4)

作品:《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本地人,在本地建立起抗日武装和政权,去和同样是远离家乡的日本鬼子对着干!

有人会说,你这样说是不对的,国民党的军队里也有许多誓死抗敌的将领的,这里咱们举个例子说明下。

1937年8月,轻松击败宋哲元29军的日本军队,北上占领张家口、宣化。驻守张家口、宣化的29军刘汝明部同老上司宋哲元一样,为保存实力不占而退。紧急奔驰去救援的晋军61军迟到一步,张家口已沦陷日军之。

阎锡山派自己的山西部队61军去驰援,是想把战争阻挡在山西省之外,河北省境内。可惜晚了一步,于是,阎锡山制订“大同会战”计划,打算与进攻山西的日军在大同决一死战。凭借能征善战的晋绥军、西北军,还有国民党军的支援,阎锡山以十多万对日军2万,不愁打不垮日本军队。

此时,发生了一件人所皆知的历史故事。阎百川先生和蒋志清先生都是早年留学日本,对日本并无太大的恶感。1936年,现任日军第五师团长的坂垣先生借着参拜五台山,接着到太原来拜访阎先生,一路详细考察河北至山西的地理地形。所以眼下日军第五师团进攻山西,走的完全是一年前坂垣先生拜访阎先生的老路。你阎先生难道想不到吗?

开战在即,阎先生身边有人问他:“不打不行吗?”

据说阎先生想了想,说:“不行,非打不可。g党已经到了山西,我再不打,他们要骂我的……”

你看,阎先生抗日,第一是为了在山西他的利益不受到侵害;第二是怕我党在全国人民面前揭露他。他不得才抗日的。

不会是真心抗日,制定的作战计划就会有问题。阎锡山的老部下,时任61军军长的陈长捷评价说:这是阎锡山依据“错误的敌情判断”制定的作战计划。他以为拿下张家口的日军,下一个目标就是山西的大门大同。

结果日本军队没有“上套”。他们绕过了大同,直奔灵丘、广灵,走平型关,转到了大同的背后。这样,仓促之中的阎锡山才临时制定了“平型关会战”计划。也才有了八路军的紧急参战。

平型关会战,阎锡山及各路军总计11个军,十余万人,对付日军第五师团两万余人。阎锡山自诩这个部署为“口袋阵”,他的两个嫡系军长陈长捷、郭宗汾都参加在内。但阎军的军心不统一,勾心斗角。尤其十七军军长高桂滋,认为阎军司令部的部署,是“要牺牲他们,让晋绥军独占风头”。

这个怀疑也不是空穴来风,没有根据。于是,战斗开始,高桂滋谎言受敌“猛攻”、“伤亡惨重”,擅自放弃自己的阵地,让开道路,缩避到恒山上,与刘茂恩十五军一起,共同保存实力,避免与日军作战。而晋绥军中英勇杀敌者各部,比如晋军郭宗汾部,死伤惨重。

平型关会战,无疑,阎锡山的晋绥军是主人,以陈长捷、郭宗汾两个军为首。前来参战的客军有三支:刘茂恩的十五军、高桂滋的十七军、还有八路军。刘茂恩、高桂滋原本是国民党军,有供给,枪弹军饷都不缺。

但八路军却不一样,改编之后,仅供给每人一身单衣,连换洗衣服的都没有;又给可供几日的生活费,连从陕西省三原县到达山西省前线的饭钱都不够。此外,枪不给一支、子弹不给一发。你说阎锡山没有吗?他有自己的兵工厂,造大炮都可以。引进的日本三八枪生产线,全国独一份。太原造的七九步枪、驳壳枪,成为八路军干部的最爱。但他却不给八路军一枪一弹。

一个地主老财,都知道秋收的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七章 春天来了 第一节 地盘的问题,网址:https://www.6s6s.net/48703/5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