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修栈道 第四节 秘密交通线轶事(1/3)

作品:《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这里还有一段有的故事:

还是在董教授动身来晋察冀之前,他同夫人就商量好,故意留下一个纸条,上面写着:因看破红尘,决心去五台山出家,家人不必悲伤,亦无须寻找云云。

董先生离家之后,不少亲友闻讯后纷纷到他家探问。董夫人总是一面啼哭,一面将丈夫留下的字条拿出来给人看。因为董教授以往研究佛学,所以一般人也就信以为真了。

不久,董先生的女儿结婚,在中山公园来今雨轩举行婚礼,他们当场宣布董教授已遁入空门,当了和尚。一时传为佳话,被认为是继李叔同先生(弘一法师)之后出家为僧的另一位学者。

后来他的好友王西徴、崔毓林去他家看望,当董夫人又一面啼哭一面拿出字条时,他们两人都哈哈大笑说:“大嫂不必再做戏了,大哥的事我们都已经知道,我们也准备到那边去啊。”

当晋察冀边区首届参议会在阜平县温塘村开幕的时候,到会参议员288人,他们来自晋察冀各地和游击区、敌占区。其中由北平和保定地下组织和交通站护送的参会人员,全部按时到达出席大会,董先生还被选为大会主席团成员。

杨棒子呢作为武装护送队的,就参加了这么一次行动,回来后呢,说啥也不干了,他那意思老子是带兵打仗的,瞅着炮楼子就痒痒,还不让上,就带一帮子戴眼镜的穿长衫的赶路。没劲!

他哪知道这帮子穿长衫戴眼镜的对我党来说是多么的重要!差一些段落举几个例子说说这条交通线前后都送过啥人物!

比如董教授的老友王西徵教授。早在南京大学就读期间就参加了五卅运动。带领学生抓捕了镇压学生运动的江苏省警务处长王桂林,因此遭到国民党当局的通缉,此后与陶行知新教育评论社编发《新教育》和《新教育评论》周刊,提倡教育革命。

继而在北平师范学校任校长、北平孔德学校任中学部主任。1929年至1930年协助陶行知创办晓庄师范,并任安徽公学教导主任,从事教育革命实践。

1930年在沈阳张作霖帅府任张学思(张作霖之四子)的家庭教师,是张学思同志参加革命的启蒙人(张学思参加革命后曾任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副司令员)。1932年至1942年先后在东北大学、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燕京大学、辅仁大学等校任教,主授国文及古典、现代、史、批评的课程。

王西徵早在五卅运动时就参加了地下党的工作。从30年代起。他和全家住在北平石驸马大街84号,在庭院的天棚下经常举办昆曲曲会,以咏唱昆曲作为掩护,从事党的地下活动。抗战前,王西徵在阮慕韩领导下做地下工作,属中央特科,瞧见没!我党的地下工作老前辈!

此后阮慕韩去了抗日根据地,王西徵遂与党失去联系。城工委了解到他的情况后,决定接他来根据地。1942年底,北方局派戈原进入北平。到王西徵教授家,秘密接他到满城交通站。一分区的杨司令员设宴欢迎。

王西徵教授到晋察冀边区后,在《晋察冀日报》上发表文章《望眼欲穿的北平市民》,引起强烈影响。此后担任晋察冀边区政府实业庭长,张家口解放后任察哈尔省政府秘书长;全国解放后,在中央人民政府内务部任参事室主任。

王西徵教授来到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的半年之后,即1943年6月底,经他本人同意,保定交通站又安排接他的夫人和子女来晋察冀抗日根据地。由安捷通过王西徵的好友何万生去通知王西徵夫人。&ns;&ns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杨棒子和他的囚犯小分队 最新章节第一百一十九章 明修栈道 第四节 秘密交通线轶事,网址:https://www.6s6s.net/48703/44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