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寻找匪窟(1/4)

作品:《津门迷案

李君安带领着村里的护船队和护村队的队员,备足了水和干粮,在离村子六多里多地的一个偏僻的森林中进行射击格斗,战斗战术方面的训练。

通向森林只有两条能走人的小路,李君安用两名队员在这站岗,一旦有人从这进入森林,就用吹哨子,警示训练的队伍。他们累了就在早些猎人们搭的小屋里,休息喝水,饿了就在这就餐。

现在,这些队员都己清楚,李队长原先是一个身经多次战斗的战士,不论是射击格斗,战术配合,地形地势,侦察阻击都是正规军警的军事训练。

在队员的武器上,不光是仿造的二十啊驳壳枪,李君安和德国技术员对驳壳枪进了改造。他在试枪中发现这德国人设计的二十响手枪,火力猛,是一种介于自动手枪和步枪的武器。

但是,驳壳枪由于射速快,使用起来不稳定,在枪手持枪射击中产生弹跳现象,射击的精度不够。由其,是刚学会使用驳壳枪的战斗员,就向目标乱打一气,子弹射出不少,可没打中几个敌人。

李君安是所里唯一的试枪员,他把驳壳枪的弱点反映给了德国研造技术员。他们俩人商议,改造二十响驳壳枪。

德国技术员和工人们把驳壳枪的机管加长,又给枪柄加了木制枪托,把二十响的弹匣加长到能装五六十发子弹。

这样,他们新研制的驳壳枪在稳定性,精度火力都成倍提高了,成了名付其实的微型冲锋枪。新型的驳壳枪经过李君安的试射,改进后正式定产。

经过造船所枪械车间工人的赶制,十几天后,这种新枪发到护船队和护村队员的手里,都爱不约释手。

十一月二十日,蓟运河一带的土匪借着津城日本便衣队再次暴动,集合了不少武装人员,又向塘沽一带的富裕村子发起进攻。

而潮白河,蓟运河上的运输船也越来越少,由于津城的日本便衣队暴乱不断,沿河的当地军警都抽调进了津城。往常就警力不足的河岸地区,治安形势更加混乱。

有消息传出:蓟运河的土匪顺河而下,和宁河县的恶霸联合将向塘沽一带村子进犯。

这几天,他们也可能加紧抢劫河上的运输船,一时蓟运河上的货船主们都不敢开船了。北塘护船队的护船工作繁重,村里的渔船码头也冷清下来,往日船旗飞舞,百舸停泊的景象不见了。

村公所也十分焦急,李君安向他们见意,不能被动的等着土匪来进攻村子乱劫货船,他们要主动迎战,找到土匪和恶霸们聚集的老窝,打他们个搓手不急。

北塘村公所和附近的几个村子的村长们一商议,同意了李君安的建议,派人去寻找这批的土匪老窝。

当然,李君安是这个行动的最佳人选,带着武器化装侦察是他的强项。他准备装扮成一个粮店老板以买粮食为掩护去寻找土匪,这还要从护船队和护村队里面选出一个队员当做他的小伙计。

两队的队员们纷纷争着要当小伙计,李君安还是看上了小机灵鬼邓中民。他年岁小像个小伙计的样子,枪法和武功在队员们中是最好的。他脑子快,鬼点子多是个当侦察员的好材料。

而且,这个邓中民崇拜像师傅这样文武双全的男子汉,又跟在李君安身前身后很长日子。有时他这个师傅一眨眼想干什么,这个机灵鬼就能猜出个八,九不离时。

李君安选上邓中民这个徒弟是理所当然,邓中民也抢着要和师傅去侦察土匪的老窝。但是,这是个危险的深入虎穴的行动。必须争得邓中民父母的同意。

事不宜迟,李君安与邓师傅来到邓中民的家中。邓中民在家中的兄弟妹中行老,他上有二个哥哥是父母最疼爱的小儿子。

但是,在一望无际大海里与风浪和生死拼博的父母,和其它渔民一样心胸开阔从不溺爱儿女。他们让邓中民从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津门迷案 最新章节第八十七章 寻找匪窟,网址:https://www.6s6s.net/43992/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