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6借刀(四)(3/3)

作品:《蚍蜉传

施州卫所与大田千户所,原因有三。

第一,施州上下大多山地,土地贫瘠,筹粮不易。最为肥沃的两块地段就在施州卫所与大田所。施州卫所三千户所屯田二百六十余顷,大田千户所屯田一百五十余顷,根据覃奇功提供的情报,施州卫所府库存粮两千五百余石,大田所二千余石,都是不小的数目。一般来说,在籍明军每人薪俸是日银三分,米一升五合,马则日草一束,为银二分,豆三升。赵当世注重兵士营养,或许银钱方面比不上明军,但粮食是竭力供给,赵营单兵每日份额有粮二升。若能尽取二地屯粮,足以支持赵营五千人马的消耗将近两个月。

第二,整个施州卫,仅有施州卫所与大田千户所筑有城垣。赵营虽强,屯驻在土司地界,难保不会受到偷袭。若有城墙庇护,防护能力无疑大为跃升。又施州卫山地广袤,佛郎机等炮铳机动困难,难有用武之地,若凭城而战,就算外地官军支援,赵营也可重施故技,据城死守一番。

第三,施州卫上下,多为土人,汉人不多。一因此地贫瘠,很难吸引外人,二也因各地土人宗族观念深,排外现象极重,尤其是对文化习俗甚异的汉人,更是排斥。似容美田玄、田甘霖父子这样亲近汉家的土人毕竟是少数。赵营能打下土司地区,却不定能轻易管理统治,相较之下,施州卫所、大田千户所汉人比例较高,掌控起来相对方便。

大破各地土兵联军的辉煌战绩,使得覃奇勋、覃进孝对于赵营又高看了一眼。因不能公然出手相助,期间,忠路方面暗派覃奇策送来施州卫南部各地舆图,有了这些,加之夹杂在各军中那些当地土著指引,施州卫全部的情形,已在赵当世的掌握中。

前营与中营先后出发。前营徐珲带着,清晨出发。这是赵营成军以来首次分兵。营中人数一多,就不能按照以往那样一窝蜂地自一处走。施州山道多,不宽且难行,五千人同行,行军队列势必拉得很长,不但于指挥不利,也严重拖延速度。前营、中营各两千余众,分别走,利大于弊。施州兵新败,短期内难以大规模卷土重来,两边两千人,足以应付情况。而且赵当世对于徐珲指挥能力有着很强的信心。诚然,组织指挥能力后天可以慢慢提高,但有些人就是天生能力强,在赵当世眼中,以徐珲现在的水平,指挥五六千人也绰绰有余。

中营在傍晚出发,战兵先行,辎重队迤逦随后。夜行数十里,于次日晌午俟近施州卫所。施州卫所其实不小,宋代就有雏形,以山为基,洪武十四年复筑,“东北带清江,南环溪水,五门四桥,城周九里有奇”,又是石城,最高处三丈五,其上串楼、警铺、女墙皆备。

这次攻打施州卫所,赵当世特意从前营调来几尊炮,以备不时。又知城垣地形复杂,墙高壁厚,本做好了打硬仗的准备,哪料到了城外,才发现城中早无守军,唾手可入。

因为邓宗震撤退太急,城中居民不及逃散,大多还在城内。人人皆知来者乃是川中打到这里的巨寇,无不自危,家家闭户,暗自祈祷能避过一场刀兵之灾。

赵当世跨马入城。城中主道前,跪有五六人,看装束,均是儒生打扮。

赵营中最缺的就是儒士,赵当世秉承一贯作风,不以几人阻道为恼,反跳下马背,亲自扶起跪在最前头的一人,道:“先生是斯文人,何必行此大礼。”

那人一袭青衫,头戴网巾,年约三十,身子颀长,模样颇为秀气。他站起来后,身后的几人也站了起来。只听他道:“小可刘孝竑,领城中各族代表,恭迎赵将军入城。”嘴上恭敬,眼神却游离无光,明显神不思属。

施州卫所,土人居外,汉人居内。听这自称刘孝竑所言,竟是城内汉人家族一并来欢迎自己了,赵当世乍听之下,喜悦非常。
本章已完成! 蚍蜉传 最新章节56借刀(四),网址:https://www.6s6s.net/36142/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