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啊冷(2/3)

作品:《华年时代

会儿,等太阳出来就热了,到时候晒得你要脱衣服。” 他说,这里的气候怪。因为海拔高,紫外线强烈。到了秋冬,见天大太阳。被阳光照射到的地方,你热得浑身是汗,恨不得穿短袖。可一到阴凉处,冷风一吹,不穿羽绒服不穿袄子,你就去医院里躺着吧。 宋轻云点头:“对,这样的气候适合种水果。农产品的品质也好,只要大家肯干,肯动脑筋,再穷就没道理了。” 龚珍信回来之后,垃圾房很快建成,这样也不会出现塑料袋被风吹得到处飞的情况。 宋轻云和龚支书和刘永华商量了一下,又参考农业农村局农艺师柳书青的建议,决定在村里推广水果种植。 这里昼夜温差大,适合作物糖份积累。 车厘子因为生长期长,大家以前也没种过这玩意儿,所以宋轻云只动员了两个贫困户,出钱出肥料,让他们试点。 更多的人则种梨、李子、水蜜桃,发展了十几户,农民还是习惯种自己熟悉的东西,观念一时也扭转不过来。 水果种植规模都不大,都是在田间地头或者山坡荒地,不占用农田。毕竟,水果从下苗到第一次结果,怎么也得四年,周期太长,靠这个脱贫短时间是指望不上的。 四年以后宋轻云估计也不在红石村,自然看不到瓜果飘香的情景。 还是那句话,功成不必在我,忠于职守问心无愧就好。 相比之下,宋轻云更重视陈新的养鸡场。养殖业短平快,几个月就能见到效果,能够带动一方致富,只是需要的资金量实在太大。 陈新那边的小鸡已经养得很大了。 鸡苗卖到他手里已经十多天,又养了一个月,见天小鸡饲料喂着。那些小家伙的个儿一天比一天大,已经长出了尾巴。最大的一只已经七两,平均半斤一个。 去他家看的人都啧啧称奇,说这鸡是哪咤吗,见风长,要不我们也养些。 但一听说每天饲料要花那么多钱,都打了退堂鼓。 陈新侍侯那五千多只鸡苗也是上心,到现在还没有死一只。 不过,随着气温下降,必然会出现死亡,也不知道能养成多少,宋轻云不觉为他担忧。 最后如果能够保住八成就算是成功。 陈长青依旧时不时去陈新家,就好象是苍蝇一样,叮不死人烦死人。 好几次陈新的妈要发作,都被陈新父子给劝住,说反正家里每天除了青菜就是豆腐,添一双筷子也花不了几个钱。 陈新家现在是山穷水尽,都快向邻居借米下锅了。他们家的饭也和了许多包谷渣,吃起来卡嗓子眼。 因为营养不好,加上睡眠不足,陈新的瘦了一圈,颧骨突出,头发蓬乱。 这还不是最困难的时候。 最困难的是一个月以后,小鸡长出翅膀成年,分笼,每天喂的饲料和需要清理的粪便就是一座小山。到那个时候,陈新家没有劳动力,自然没办法去上班。 要再苦熬一段时间才能等到母鸡下蛋。 才能拨得云开见月明。 …… 汽车行了两个小时,总算进了城。 宋轻云把乡亲们送去自由市场,帮他们卸了货,便去洗车。 这个时候已经是早晨八点,洗完去上班正好。 “宋轻云,是你吗,听说你去驻村了?”一个声音惊喜地从一辆小面包里传来。 宋轻云一看,竟然是工业区管委会的小赵。 “啊,是你啊,听说你也下乡去了,还很远。” “是啊,被发配了。” 两人以前经常在一起玩,关系很好,一晃已经半年没见着人了,分外亲热。 小赵属于单位重点培养的积极分子,被派去距离这里六个小时的高原某村做第一书记,晒得一张脸红如烂苹果。 他这人话多,在熟悉的人面前爱说怪话。 两人一边等着洗车,一边交流起驻村经验。 小赵说:“真特么穷山恶水出坏人,有的人就是烂泥扶不上墙。” 宋轻云想起陈长青,感慨道:“是的,有的人扶贫之前得先扶志,先得改变世界观。” “二两重的小鸡也吃,真是不挑啊,我那里也遇到过这样饿的窝心事。” 小赵说他那村处于高原林牧区,种地没有什么收成,建挡立卡户要想脱贫,只能靠养殖业。 他给村民弄了三十多头羊羔过去,结果呢……结果被人一顿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华年时代 最新章节第九十六章 啊冷,网址:https://www.6s6s.net/184727/9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