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3章 南北双艳(1/4)

作品:《东晋烽火

襄阳衙门很多,坊市不大,商人交易都喜欢在樊城,这里本来是军事重地。刘婷很久没有出远门,原来很兴奋的,来到襄阳也没什么好吃的好玩的,比自己村差远了。刘婷兴致大减,买了一个糕点慢慢咬着,后来大家干脆到城南的岘山玩。

岘山背靠巍巍大荆山,环抱“铁打的襄阳”,遥控“纸糊的樊城”,峰岭相叠,蜿蜒盘曲。虎头山、望楚山、扁山涌浪若奔,高大巍峨;凤凰山、岘首山临水顾盼,秀逸挺拔,近在咫尺的汉水襟带左右,汉江似练,翠峰如簇,直插滔滔汉水,雄据一方。岘山到处是名胜,遍身皆古迹。刘备马跃檀溪处,凤林关射杀孙坚处,羊祜的堕泪碑与杜预的沉潭碑,刘表墓与高阳池,古邓国和关羽水淹七军遗迹尽收眼底。注目西去,孔明躬耕地――古隆中烟雨朦胧,岘山脚下则是襄阳。

孔明到底在哪里隐居?后世的襄阳人和南阳人一直在打笔墨官司,其实还是为推动当地的经济,要知道名人的吸引力可是不容小觑的,所以这两个地方才会争来争去。不过孔明很有可能隐居在襄阳隆中,因为南阳是四战之地,南阳先后在袁术、刘表、张绣和曹操之间几度易手,东汉末年乱世将起的时候,很多有识之士举家搬迁南阳以避兵祸,诸葛亮的叔父不可能带着诸葛一家一头扎进去。再说诸葛玄是投靠荆州刺史刘表,当时荆州的治所在襄阳,诸葛玄也不可能跑到南阳去。

襄阳有名的习*家池就在岘山,是最早的古代私家园林,东汉初年,襄阳侯习郁在宅前筑堤修池,引入白马泉的水,池中垒起钓鱼台,列植松竹,后人称之为“习*家池”。据说习郁后裔习凿齿在此临池读书,不知道现在还在不在读。这是私家林园,刘丹的哥哥刘昊已经和习嘏的侄女订婚,刘丹兄妹当然不好冒然拜访。刘丹见识过后世的皇家林园和苏州林园,对于习*家池兴趣缺缺。再说刘丹就是个俗人,人家挖池养鱼是为了观赏,他挖塘养鱼是为了卖钱,逼格差了十万八千里。

刘丹感兴趣的是习*家池附近的白马寺。习凿齿从襄阳致书道安法师,请他南下弘法,道安就和弟子们离开河南,率领弟子慧远法师等四百余人到襄阳,先住在白马寺,后又创立檀溪寺。

据说道安来到襄阳后,习凿齿立即前去拜访。当时道安正与徒众进食,众人见他进来,赶忙放下食钵,恭立迎接,只有释道安持钵进食,并不理采。习不愧为名士,从容落座,说道:

“四海习凿齿。”出口不凡。

“弥天释道安。”机锋更健。

“四海习凿齿,故故来看尔。”咄咄逼人。

“弥天释道安,无暇得相看。”从容不迫。

“头有钵上色,钵无头上毛。”近乎技穷。(把道安的头比作钵)

“面上匙上色,匙无面上坳。”以牙还牙。(把习凿齿的脸比作汤匙)

“大鹏从南来,众鸟皆戢翼,何物冻老鸱,腩腩低头食?”老羞成怒。(自比大鹏,对方为猫头鹰。)

“微风入幽谷,安能动大材,猛虎当道食,不觉蚤虻来。”游刃有余。(自比猛虎,对方为虫子。)

习凿齿再无话说。见面礼毕,两人才开始谈学论道,从此便时常往还,成为至交。

这段对话有点禅宗祖师的作派,刘丹很是怀疑这是后人杜撰出来的,因为当时祖师达摩还没有来东土,而习凿齿对于佛理的造诣也不是很高深。

白马寺红砖绿瓦,门前两株衰柳,影子被冬日映射在地下,碎阴满地,显得十分幽静。庵内梵音之声不绝,地方不算大,进门后四大天王威风凛凛守在过道两边,鬼神辟易,里面是一个院子,有一棵大榕树,树下一排石凳,因为是春节,前来上香的不少。前面是大雄宝殿,供奉着释迦佛和十八罗汉。刘丹带着妹妹上香磕头,小妹很乖巧,学着哥哥有模有样地做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东晋烽火 最新章节053章 南北双艳,网址:https://www.6s6s.net/172137/5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