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风雨听雨楼 上(1/2)

作品:《强明

这个自称“王喜”的公公,说自己是京城来的布贩子。无弹窗更新快

丁云毅心知肚明,也不点破,只说自己来自福建,叫马毅,上京去办一批丝绸的。

“福建来的?”王喜略一皱眉:“听你说话可半点福建口音没有,倒像是从京城来的。”

丁云毅一笑,心里直想老子只会是普通话,可不像是从京城来的?找了翻借口敷衍一下,王喜忽然道:“兄台何不来我这桌?反正我也只有一人,正无聊得很。”

丁云毅也不客气,当即来到他的那桌。

眼看丁云毅爽快,王喜颇是高兴,让小二给秦云他们那桌上了茶水点心,言明都挂在自己账上。

丁云毅既然明确了王喜是个太监,当下也不客气,略略谦逊一下便由他来。

明朝的太监地位之高,在中国所有朝代里都是首屈一指的。

明代的宦官虽然没有东汉之末和晚唐时期那些宦官的气焰之凶,势力之大,也不像汉唐的宦官那样,把皇帝的立、废、生、死都操于自己手中,但是,明代的宦官用事最久,握有的权力极大,在中国宦官史上也实属罕见。

明初,宦官是很不得势的,宦官的权力跌入了历史的低谷,不仅不得干预朝政,与官吏交往,甚至连置产业的权力也没有。这是因为明朝的开国皇帝朱元璋发迹于民间,亲眼目睹过宦官的危害,他认为宦官这个群体对于国家来说不起什么好作用,其中好人不多。

明代自永乐朝起,宦官逐渐得势,自后逐渐到达了巅峰。那些有名的宦官比比皆是。

像这些从京城出来的太监,随便一个便是有权有势,别说请你喝杯茶,一高兴了,便是给你弄个官当当也不是什么难事。

既然对方愿意当这个冤大头,自己又何必客气?

王喜怕是一个人在这里呆得久了,忽然有个人陪着在,谈兴颇高,谈着谈着话题自然而然的就转到了福建出的那个“少年英雄”丁云毅的身上。说的无非又是丁云毅如何力斩海贼常陆巩保田、鬼王丸等等之类。

这些话丁云毅自己都听得厌了。可在这个情况下谈论自己很有一些古怪的感觉。

“兄弟只是个做生意了,什么丁云毅张云毅,那是半点也不知道。”丁云毅装模作样地道:“王兄既然那么感兴趣,何不直接去福建一趟?”

“去福建?”王喜笑了起来:“我有事在身,哪里能去福建?马三老弟说笑了。”

丁云毅皮笑肉不笑的跟着笑了下。

两人在那聊了会,茶楼里忽然冲进了一伙人来,气势汹汹,开始盘查起茶楼里的每一个客人来。

“听雨楼”常有贵客到,甚至包括那些大官,一般的地方官员根本生怕得罪了哪位贵人,根本不敢来“听雨楼”盘查,但冲进来的这些人却好像根本无所顾忌一般。

“他们都是厂卫。”王喜却是见惯不惯,捧起茶碗喝了口。

所谓“厂卫”指的便是锦衣卫与东西厂,合称“厂卫”。

在皇帝的直接指挥下,厂卫特务无所不至,上起公侯贵戚,下至民间百姓,都是他们刺探的对象。

锦衣卫全称锦衣卫都指挥使司,设立于洪武十五年,原来为护卫皇宫的亲军,掌管皇帝出入仪仗。朱元璋为了加强统治,特令锦衣卫侦查“不轨妖言”,兼管刑狱,握有巡察、缉捕的特权,可不经外廷司法机关和任何法律手续,逮捕拷讯官民,以至于锦衣卫逐渐演变成为由皇帝控制的特务机关,锦衣卫的最高长官为指挥使,由近臣或外戚担任。

锦衣卫下设南镇抚司和北镇抚司,南镇抚司掌管本卫的法纪、军纪,北镇抚司“专理诏狱”,直接奉皇帝之命查办各种案件,是锦衣卫的核心。南北镇抚司下设五个卫所,其统领官称为千户、百户、总旗、小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强明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风雨听雨楼 上,网址:https://www.6s6s.net/159858/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