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下)(2/3)

作品:《窃国贼

’到他田牧手里做**了。

刘存继续说道:“有道是手中有粮,心中不慌!粮食不足一直是制约咱们发展壮大的一大障碍,所以我才不惜‘抽’出重金,在前朝留下的废墟上重建这座枳城,目的是给即将在此繁衍生息的五万苦难民众,提供尽可能安全舒适的生活环境,让五万余为我们种粮为我们养马的父老乡亲通过数年努力,最终过上安定富足的日子,这也是我为何不顾先生们的劝告,执意制定‘连续耕种五年的土地将无偿分给耕种者’的根本原因,只有这么做,才对得起眼前累死累活的民众,才能让治下民众拥有活下去的希望,进而靠双手创造自己的幸福并惠及子孙后代,否则,咱们的所有努力还有何意义?”

田牧和霍坚彻底明白了刘存的理想,为刘存广阔的‘胸’怀和爱民之心感动得双眼湿润。

刘存叹了口气,他不想说这么多漂亮话,也不愿触及如此沉重的话题,但他必须利用每一个机会,将自己的想法告诉身边的追随者,不断向身边的人灌输“以民为本”的理念,只有这样,他才能获得越来越多民众的支持,才能在不远的未来,与袁绍和曹‘操’这些底蕴深厚的、代表和维护大汉地主阶级利益的当世豪杰较一长短。

在目前的五名心腹幕僚中,出自墨家的霍坚同样信奉平等博爱的理念,因此他最能理解刘存的思想。

出身官僚世家的公孙沛和赵溶名义上是儒家子弟,可骨子里却是法家信徒,若要严格区分的话,他俩属于最为实际的实用主义者。

而出身于耕读世家对农业和畜牧业深有研究的田牧,似乎没有明确的信仰,他热衷于技术官僚的权威地位,用以施展他的才华。

五个心腹幕僚中唯一出身商贾世家的韩漾,如今正在下邳和糜氏家族的几位总管一起,根据主公刘存提出的设想和发展纲要,商讨能否在两家势力范围内的各个县城,建立通存通兑的初级银行体制,同样通晓儒学的韩漾无论如何博学儒雅,骨子里就是个‘精’明的守财奴,他平生最大的志向是恢复家族荣耀,成为陶朱公那样彪炳青史的一代巨商。

刘存也想吸引更多的人才为己所用,但是以他目前的声望和力量根本无法做到,他斥资修建琅琊书院,并不是钱多没地方‘花’,而是殚心竭力的政治手段之一,目的是迅速赢得声誉,获得天下尽可能多的文人支持,并借此培养更多的专业技术人才,做大自己的产业,逐步掌握话语权,树立自己的影响力,进而推广自己的思想,建立起一个拥有理论基础和巨大影响力的政治集团。

从本质上讲,刘存看不起把持整个大汉官场的儒林,他们嘴里高呼以天下为己任,却在不断压榨民众,疯狂兼并土地,他们同样不会在意大汉朝的死活,只在意家族的利益和自己的名声。

刘存对汉武帝的功绩深为钦佩,但对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专横政治非常反感,在刘存看来,独尊儒术不但压制了华夏民族的哲学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更压制了人‘性’。

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阅历的增长,见证了一个又一个深重苦难,刘存的思想发生了变化,他慢慢明白了历史‘潮’流特有的惯‘性’,在无法改变沉重现实的情况下,他只能去适应、去借势了。

霍坚和田牧看到刘存说完话就转过身去,长时间俯瞰前方筑城的方向一动不动,知道刘存在思考事情,于是都不敢打扰他。

良久,刘存长长吁口气,转向霍坚低声建议:“此城建好,会有很多心灵手巧‘精’于计算的工头、工匠涌现出来,我想请先生将这些人才召集起来,组建一个甚至多个对外承接各种建筑工程的工匠营,根据雇主的工程大小和建筑难度收取报酬,以收取的报酬发薪水,人员可以多一些,如果经验够了,还可以细分为专造桥梁的工匠营,专造亭台楼阁的工匠营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窃国贼 最新章节第四十章 悄然改变(下),网址:https://www.6s6s.net/1106/4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