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章 万法归一有参照(1/3)

作品:《非我无道



秦忘舒与向元高在潭边等候修士来援,只盼聚集人手,入洞铲除魔修,哪知等了半日,也不见有人前来。趁着这段空隙,秦忘舒将那逆杀银锤持在手中,反复端详。

此锤怎地就能以下克上,以弱胜强,这其中究竟有何玄妙,又符合世间那个道理?自己若能洞彻这逆杀银锤的玄机,岂不是就可以举一反三?

逆杀银锤的锤头是用雷鸣石炼制,雷鸣石说来是石,其实却是坚逾诸金。据《三域志》记载,临近极荒山有荒山一座,名叫雷鸣山,一年四季雷声不绝。而在岁未初春之时,雷鸣山必有万雷临于天际,当雷电过后,空中便会有一种粉末纷纷扬扬自空中洒落,有心人收集该种粉末,集十年之功,方得一斗。以该粉未入丹炉炼制,经十炉之力炼制十年,便可得拳头大小的雷鸣石一块。

此石轻若一羽,锤击时却力逾万斤。但逆杀锤之妙,却非得之于雷鸣石,风雷宗老宗取雷鸣石而弃其他仙修五金不用,不过是取雷鸣石之轻罢了。

银锤所用之柄为雷檀木,此木生于北氓雪域之中,雷域之中有林,名叫雷檀林,每年夏季,便有天雷来击此林,天雷引来天火,往往将数万里雷檀林焚绝一空。

若有一木,经十年雷火焚烧击打而不灭者,取其干,于丹炉中炼制,初时以一炉之力炼制,不干不焦者为上品;再以三炉之火炼制,不焚不绝者为良材;再以十炉之力炼制,不纹不裂者,方可称得上雷檀木。

此木极轻,极硬,不避水火,不受法力所逼,百山之力临身而不断不裂,以木来划精铁,必留深痕一道。但风雷宗老祖取其木而制器,亦取其轻其固。也同样不是逆杀银锤玄机所在。

如此看来,那逆杀银锤的奥妙,就在于银丝缠裹绘就的斧文了。

秦忘舒向向元高请教锤上斧文,那向元高却是一脸茫然,道:“此符虽是老祖亲制,却并不曾留传下来,除了老祖之外,他人再没修成此符。那老祖也常常叹息,风雷宗虽有机缘得此斧文,可惜却未得传人。”

秦忘舒道:“这么说来,这符文定是博大精深,难以明悟了。”

向元高道:“若修斧文,需得天地认可,怎是等闲就能修成的?老祖当年为了幼子,设祷天之阵,每日跪拜不辍,足足求了七年,那空中方降下这道符文来。便是老祖,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只知道以这符文加持银锤,必有奇效,说起来也不曾真正领悟此符精妙了。”

秦忘舒听到这里,不由的怅然若失,他本以为既有机缘得遇这逆杀银锤,或许就是一番造化,自家玄承亦可就此增益良多,哪知这斧文修行,却是如此之难。

虽是如此,还是用观玄之术,将这银锤细细端详,本是无可无不可之心,去瞧那银丝缠就的斧文。

哪知只瞧了片刻,心中便是一动,脑海之中,竟浮出归藏经总纲的几句话来。

这几句话分明是:“天生万物,必有其母,天道之妙,始于震坤。”

秦忘舒对归藏经总纲字字烂熟于心,但这四句话却怎地忽地涌将出来?这其中又有何玄机。

他将灵识再向锤上银丝探去,脑中又浮现八个字,是为“归藏生动,长育止杀。“

秦忘舒忽有所悟,莫非自己脑中涌出来的文字,便是银丝上缠刻的符文?而之所以出现归藏经的文字,莫非是这斧文上的符文印照?

这便是说,这斧文中的每段符文,在归藏经中皆能寻到出处的。

想起创制归藏经这位高人之志,是要以一篇归藏经总揽天下妙术,其志也宏,其愿也大。秦忘舒习修归藏经已久,越是修行,越觉得此经博大精深,虽只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非我无道 最新章节第135章 万法归一有参照,网址:https://www.6s6s.net/49703/1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