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一章 考察坎儿井(2/2)

作品:《沙漠中的农场

历史上屯垦戍边最为兴盛之时,从现在的唐城出发到老齐郎古城之间的广大地区,还保存着肖尔梯木、科什梯木、云木拉梯木、琼梯木、麻将勒克、苏格提梯木等10余座古城和一连串的古烽燧,作为连接中西方重要的交通要道,是丝绸之路的重要驿站,这片土地给我们这些后人留下了不少的古迹,都亟待我们保护开发。”

欧阳教授的这一番话是深深的震撼了李赟,把他带入了那古人戍边屯垦的风月里,一个个代表人名在脑海里浮现:张骞、班超、唐太宗、武则天、安都大都护郭元振、裴行俭、左宗棠.........等。

小师妹听的简直是两眼冒花,从古人的一串串脚印中看到了未来现在的人们踏着他们的脚步纷纷而至,那都是小钱钱啊。

李赟看她那财迷的样子不由的好笑,男人们都在为古人的雄伟气概而叹服,她却在为她们几个女人的私房钱在着迷。

用水瓢舀了一瓢水看看呈淡黄色,应该就是沙漠里渗下的水,也把土壤里盐碱给带下来。小胖子取出一张试纸插入水中,试纸马上从绿色到蓝色。小胖子取出一看:“到了8.5,绝对的碱水,这个水不能用于灌溉和饮用啊。”

:“我也没指望用这水浇地啊。”

欧阳教授走近暗渠用强光手电照着观察里面,发现有支撑木的痕迹,他用小铲子取下一点,调整好碳十四检测仪,一会就出来结果,距今1200多年的痕迹,确认是唐代时期的无疑。

也就是说是唐军屯田用于灌溉农田建设的坎儿井。这个发现证明了坎儿井的由来,因为引水渠和明渠的坍塌,现在也无法得知这个坎儿井从何地来流到何地去,如果要是想知道,那就得顺着暗渠挖下去,但是据欧阳教授的观察,现在的暗渠因为年代久远,土质构造的破化,还有支撑木的腐朽,根本是不能进去,只有在做好加固措施后才能进入,也就是说是没法保持原貌了,但是可以加固后搞旅游还是有价值的,不过加固暗渠不是一个小工程,需要的是巨额投资和技术的支持。

第二天做好一切准备工作,还是李伟带头先下到井底,众人以的也是顺着安好的梯子下到井底,接上带来的工作灯,用对讲机通知留在井口的人启动发电机,瞬时井底让电灯照亮,井底范围也就是十多个平米左右,是一个圆形的空间,两头是个高约一米的暗渠,渠里的水是死水,没有流动,看样是引水渠和明渠已经是坍塌毁坏了。
本章已完成! 沙漠中的农场 最新章节第九十一章 考察坎儿井,网址:https://www.6s6s.net/43163/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