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八十五章 红瓦和青瓦(1/3)

作品:《沙漠中的农场

焗瓷缸补铁锅这还不算是他的拿手绝活,最展示他高超技艺的还算是焗瓦碴盆,听这名就不是什么个值钱的东西。

不错,瓦碴盆才是农民最常用的,做工技术很简单,只要是一般的黄泥就可以做,泥胚做好直接进窑烧,至于烧出来的形状不是那么的圆也无所谓。

这种盆或者缸还有个特点,就是薄,特别的薄。具体有多薄吧,大概能有个半厘米吧。

每年冬天,卖这种盆和缸的都是用驴车拉着下乡,盆和盆之间垫上草,为什么都是用驴车呢?毛驴走的慢,拉的车稳,颠不坏。

像是瓷缸,大伙还能自己去集上买,不论是用拖拉机拉还是用独轮车推回家,都不妨碍,瓷缸结实。

但是瓦碴缸和盆没有去集上买的,除非就是本村有集。

现在有个名词叫:碰瓷。

其实瓷的还耐碰,你碰个瓦碴盆试试,不用多大劲,用个手指关节卷起轻轻一敲,绝对一道纹出来。

结实程度比普通的纸肯定要强,但是和工厂包轴承之类的牛皮纸比,不一定谁比的过谁。

所以说遇上碰瓷的还算走运,要是碰瓦碴的,那你就倒霉吧。

在农村,即使这瓦碴缸再便宜,坏了,放哪里,当来了焗盆补锅的,和家里别的坏的一起送过去。

这么薄的瓦碴盆在焗匠的手里一样,焗上钯子,一样的铁锤一样的敲打,照样不漏水,也没见他一锤下去给敲碎了。

有时候李赟和小伙伴们一起在旁边看热闹,一心盼着他敲碎一个,听听响,但是每次的愿望都落空,离开摊子时即满足看热闹的乐趣,又稍带有一点遗憾。

儿时的乐趣就这么简单,但愿小庄的童年也这么简单快乐的度过。

但是小时候崇拜的这么个手工艺,眼看着已经断绝了,听妈妈说有好几年没见进村了,前些日子,妈妈还打电话给三奶奶,让她给注意点村里来了焗匠,让她帮忙把家里的一个缸拿去让补补,但是一直没有回话说有焗匠来村里。

有一次李赟去刘叔那里喝茶,和刘叔感慨起现在下乡的干手工活的少了。

刘叔也是提起这事,不由的叹气:“现在干那活的人都老了,家里的小辈都不想干,嫌那个脏、累、苦,还得走街串巷。

没有学的,慢慢的手艺就断了,现在这两年慢慢的又有一些手艺活受大家喜爱了,像是你师傅的玉雕,还有手工订做的衣服。

其实焗匠要是工艺精了,各大博物馆需要,一些古董修复就要用焗的工艺,这活不是一般人能干的了的。

但是这手艺真的需要静下心来学,不是一年两年能上的了手的,现在的年轻人没这个耐心了。”

刘叔说的这个,李赟有体会,自己在当兵时还能静下心来雕个东西,但是自从搞了农场后,自己就一直拿农场的工作忙当理由,师傅一直没说,但是随着他年龄变老,其实是盼着真的有个继承他事业的,小师妹是没指望了,惟一的徒弟这还整天的不干。

师傅不说,但是李赟心里一直不好意思在师傅面前提这事,时间越拖越不好意思。

自己这几年确实静不下心来,工作忙的时候确实忙,但是闲下来时,就内心里对自己说累了就得休息一下,就这样拖拉下来。

行李装车,出魔都,老赵这次没走魔都到京城的高速,走的是沿海高速,不错,沿海高速通车了,这是国家从北方边境的一个小城市为起点,到南方岛上的最南端为终点,从南到北串起了沿海的各个城市。

由于这条高速的沿途也算是祖国经济最好的区域,这条高速修的也要比京魔高速的等级要高,车道加了一倍,双向6车道,并且沿海地区平原多,路修的也直,中间的绿化隔离带,隔绝了对向来车的影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沙漠中的农场 最新章节第三百八十五章 红瓦和青瓦,网址:https://www.6s6s.net/43163/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