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2/3)

作品:《大唐新秩序

才的嘴脸,他常常感到厌恶,并以之为耻。

在唐末,虽然乱世当中人命如草、生活艰难,但下级见了上级不用下跪磕头,不必口中时刻自称“小人”、“奴才”,在这里,就算是一个种地的老农,见到刺史这样的大员,他也只需微微躬身,而刺史也会点头还礼,他能站着说话,自称“某”或者“我”,刺史也会和他一样如此自称,而不是口口声声“本大人”、“本官”。

李诚中笑着虚搀了一下那汉子,然后开始问话。那汉子实在是朴实得过头了,似乎对当官的很是敬畏,在李诚中面前说不出什么话来,李诚中只好暂时后退,让刘金厚与那汉子攀谈,那汉子才说话利索了一些。

汉子叫刘金柱,是刘金厚的堂弟,随同乡躲在白狼山中已近两月,这次李诚中带队进山,早被山口警示的百姓发觉,于是众人连夜撤出了军寨,躲到了后山里面。刘金柱因为腿脚利落,被安排在通往后山的山路上偷瞧,一俟这拨军兵有什么举动,便可早早报知后山。他因为看到了刘金厚也在军中,惊讶之余忘了躲藏身形,才被刘金厚发觉。

躲在白狼山中的百姓数量大大超过李诚中的预料,据刘金柱所说,足足有七、八百人,除了刘金厚本村乡邻外,还有其他村户的百姓。百姓们平时居住在军寨里的窑洞中,以挖掘野菜和山中捕猎为生,只是因为逃难到此的人比较多,这个月里,野菜已经基本挖完,山中也越来越难以捕兽,大伙儿的生活越发艰难了。按照刘金厚所说,这个叫刘金柱的汉子原本是相当壮硕的,之所以如此精瘦,完全是饿出来的原因。

在刘金厚和刘金柱的召唤下,躲入后山的百姓渐渐回到了军寨里,这些人大多数都是老弱妇孺,像刘金存这样的青壮,只有不到二百人。李诚中很惊讶的看到这些老百姓回来的时候,每家每户都拖着一扇木板,等老百姓将木板重新安置在窑洞上时,才恍然醒悟过来,他们逃离军寨的时候,居然连门都卸走了。李诚中命赵大将车上的粮食取出,就着火灶开始熬粥,百姓们见状都纷纷围拢到了火灶边,一个个伸着脖子往里挤,在军兵的维持下才勉强稳住,只是眼睛都盯着火灶上的大铁锅,不住的咽口水。

逃难到此的百姓主要来自白狼山下的三个村子,以刘、郭、程三姓为主。由于卢龙军逐渐退出关外,这片土地早已没有了正经的官员管理,所以村子里做主的是村中耆老,李诚中便将三姓中说话最有分量的三位耆老请到了面前。三位耆老从外观上也看不出有多大岁数,总之看上去很老就是了,虽是在山中已有两个月吃不饱,但三位老人家却似乎都很矍铄,精神头也都还好。

李诚中连说带比划,将此行的意图告知了三位耆老,他说完后,长舒了口气,动情的道:“三位老人家,放心吧,跟我们回榆关,进了关城,就是咱们汉人的天下。契丹人再狠,也抢不到关里,到时候大伙儿又可以过太平日子了!”

这番声情并茂的话语没有取得意想中的效果,本来在李诚中想象中,等他说完这些,老头们会感动得热泪盈眶,然后拉着他李诚中的手,大声的说出各种感激的言语,然后等耆老们宣布完回榆关的消息,整座寨子里的百姓们都会群情欢呼,大伙儿肯定会为能够活着离开白狼山而欢欣鼓舞……可惜,这一切想象中的场景都没发生,三个耆老听完以后,只是相互瞪视着,你看我,我看你……

李诚中以为他们没听明白,有些泄气的用更白的话解释了一番,然后,他看到三位耆老皱着眉,居然一个个面带难色。他有些不明白了。此刻粥已熬好,刘金厚带人端了几碗过来,递给三位耆老。看着三位耆老一言不发的顺着木碗边边吹气边喝粥,他无奈的一把拽过刘金厚,问:“怎么回事?三位老人家怎么不说话?”

刘金厚愣了愣,道:“都头莫急,某去问问。”李诚中点了点头,有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唐新秩序 最新章节第三十八章 白狼山水间(五),网址:https://www.6s6s.net/40177/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