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九章 襄阳告急【求订阅】(2/3)

作品:《明血

中衮衮诸公操心。而他该操心的人,则在陵川城。

墨离本来想告个假回陵川去看看林果,还有自己那刚出世还没见过面的儿子,不知道他长得像谁呢?

但是想到现在崇祯对自己不待见,现在这个时候还是多一事不如省一事,于是便在登州耐心的等待皇上的圣旨。

北京,紫禁城。

太和殿里,崇祯眉头紧皱,心事重重。

王嘉胤、王自用、高迎祥、罗汝才、张献忠等人的十余万大军在怀庆府和卫辉府一带与卢象升率领的官军遭遇,连战数场,被卢象升打得大败。

被击败的农民军见势不妙,因意见不合分作了两部,一部以高迎祥、罗汝才、李自成等人为首,自平阳府北上,转战山西、陕西。

而另一部分农民军则在王嘉胤、王自用、张献忠、惠登相等人的率领下,纷纷经南阳、汝宁转向湖广逃窜,目前已经流窜至德安,渡过汉水,向襄阳奔去,大有围攻襄阳之势。

王嘉胤等农民军一路南下,势如破竹,横扫了几府十余州县,裹挟了许多流民灾民,队伍像滚雪球一般不断壮大,目前已经发展到七八万人,声势浩大。

卢象升部下兵力不足一万五千人,无法分兵追击,当初农民军分兵时,因担心农民军北上会威胁京畿地区,所以卢象升决定全力追剿高迎祥和罗汝才、李自成等人,另外向朝廷请求另派精兵追击王嘉胤的流贼。

虽然卢象升打了好几个胜仗,可是却没有能够彻底剿灭农民军,还让他们分兵两路,变得遥相呼应了起来。

崇祯对此十分不爽,开始还嘉奖了几次卢象升,说他领兵有才能。可才没几天,又让农民军南北齐进了,心里如何能痛快。

襄阳府的求援奏章已经飞到了御前,可是崇祯却似乎抽不出哪支兵马前去剿贼。

山东、登莱那边前几天倒是有好消息传了来,说是朝廷大军已经收复了胶州、即墨、莱阳等地,可是随着捷报来的还有一个噩耗:监军太监高起潜死了!

崇祯当时就异常震惊,然后是震怒,数万大军居然还保护不了一个监军太监,难道新辽军还有鲁兵都是饭桶不成!对了,还有辽东祖家。

这么多兵马居然还让高起潜阵亡了,这让崇祯有点难以置信,也难以接受。高起潜自进宫以来,一直表现得相当出色,尤其是关于兵事战策,每次召对他都答得头头是道,因而崇祯才对他相当宠信。

可是这次监军高起潜竟然死了,奴才好找,可像高起潜那样乖巧听话的奴才可就不多了。

另外,崇祯还注意到朱大典和卢汉章的兵报上还屡屡提及到了墨离,言称诸城大捷、莱阳大捷等大战中,墨离都居功至伟,立下了赫赫战功。

这就让崇祯有些不太明白了,当初高起潜献计让祖大成统率墨离一部共同出征平叛,目的就是让祖大成压制墨离,借机削弱、消耗甚至消灭墨离的实力,按理说,祖大成是不会让墨离抢了风头才对。

之前高起潜的兵报上也的确只字未提墨离,崇祯都以为墨离已经被高起潜和祖大成二人玩死了,可谁知朱大典和卢汉章却一再提起墨离所立的战功,难道这高起潜的死还有什么蹊跷?

不过,不管如何,山东和登莱的形势总算是一片大好了,据朱大典和卢汉章的奏报上所说,不日将可平定大局,希望他们没有令朕失望。

群臣一时也想不出推荐何人领兵驰援襄阳,都不出声,一个个眼观鼻鼻观心,如老僧入定一般。

“皇上,大捷!大捷哇!”忽然,一声尖细的嗓音打破了这个沉默。

崇祯和百官不由得抬头望向殿外,却见那太监一路从午门奔到大殿,早累得气喘吁吁,可是身上的兴奋劲却是一点也不减,嗓门嚷得极大,唯恐大殿内的皇帝听不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血 最新章节第二百零九章 襄阳告急【求订阅】,网址:https://www.6s6s.net/39245/2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