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八章 自求多福【求订阅】(2/3)

作品:《明血

从孙承宗的理念,所以丘禾嘉一直感觉自己这个辽东巡抚十分憋屈,想要做点事情却无兵可派。

这次本来以为能够拉拢墨离加入自己的阵营,成为自己依仗的力量,所以他这才第一时间亲自筹措了粮草和酒食来大凌河城犒劳将士们,哪知却得知了这么个消息,思虑再三,却是只能苦笑道:“墨将军,那就好自为之了。”

墨离现在也只能自求多福了。

劳军大会气氛甚是热烈,将士们可没有丘禾嘉他们那么多的考虑,他们只知道这次自己是终于扬眉吐气了,打了这么一场大胜仗,毙敌两万,打得鞑子落花流水,这一切,都是在墨离墨将军的率领下取得的傲人战绩。

墨离自率领平阳军进驻大凌河城后,便安排众将严守城墙,并尽快修复被炸毁的城门城墙,严防鞑子再来。

另外鞑子的首级也命人用石灰腌好了,赶紧送到京师去报功。剩下的尸身则全部运到城外空旷处统一火化,以免滋生瘟疫病毒。

至于明军阵亡将士,墨离则命人在大凌河城西南十里的高岗上,修建了一个墓园,全部安葬在墓园里。

本来,中国人讲究叶落归根,死后也要回故乡安葬的,但由于这次阵亡将士达到一万多人,而且都是来自天涯海角,如果要运尸回去安葬的话,无疑将是一项十分浩大的工程。

而且,现在天气虽不炎热,但路途遥远,而且有些将士根本就找不到家乡在何处,家里还有何人都不知道,要想全部都运回故乡安葬极为困难。

后来墨离和丘禾嘉等人商量过,决定就将将士们安葬在大凌河城边,他们也是为了保卫大凌河城而牺牲的,将他们安葬在大凌河城边,这样也算是对他们的一种纪念,让他们可以继续守护这座城,这片他们为之洒下热血的土地。

北京,紫禁城。

窗外雨声潇潇,这一场陡然而至的秋雨让空气中有了一丝丝的凉意。年轻的天子苦闷地站在御书房发呆。

辽东战事日益糜烂,让崇祯忧心如焚。祖大寿被围大凌河城已经两个月了,明军前后组织了四次救援,却一次败得比一次惨,尤其是最后一次由兵备道张春指挥的四万大军,居然全军覆没了,这下连被崇祯倚为巨擘的孙承宗也无法可想了,又气又急,竟然病倒了,目前正在山海关调养。

崇祯自大凌河战事爆发以来就一直寝食难安,企盼着朝廷兵将能够解了大凌河城之围,捍卫辽东门户,拒敌与千里之外。然而每次听到的都是兵败的消息,崇祯心里十分苦闷,常常于深夜独自一人前往太庙,静静地跪伏在祖宗灵位之前,祈求祖宗保佑大明的江山基业不至于崩坏,祈祷上苍,天佑大明。

可是,自从前几天传来张春兵败被俘的消息后,崇祯的心真的是凉了又凉。张春率领的这支朝廷大军是他眼下所能抽调出来的最精良的一支兵马了,现下关内流贼四起,到处都有乱民起事,各州府忙于扑灭农民起义尚且自顾不暇,现在张春也全军覆没了,如何还能调集到更有力的大军来救援祖大寿部?

朕自登基以来,一直兢兢业业,如履薄冰,殚精竭虑想着中兴大明,恩泽万民,恢复太祖、成祖时的四海升平万邦来朝的鼎盛荣耀,可是父兄给自己留下的却是一副烂摊子,朝中是一片乌烟瘴气。

没有贤臣良将的支撑,朕只能一切靠自己,不断的激励自己要勤政爱民,绝不能耽误国事,试图以自己的勤勉力挽狂澜,再造盛世。

可是两年过去了,国家的情形却非但没有往好的方向发展,反而变得更加坏了。大明的敌人由一个东虏变成了两个,让人痛心的是,那第二个敌人却是自己曾经的子民。

想到这里,崇祯忍不住仰天长叹,苍天,你为什么不派给朕一个良将,撑住辽东半边天呢!

崇祯烦躁不安的走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明血 最新章节第一百五十八章 自求多福【求订阅】,网址:https://www.6s6s.net/39245/15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