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百三十四章、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上(3/8)

作品:《大明绿色风暴

卫,刚才一时失态,现在缩了脖子,嘀嘀咕咕地翻过矮墙,拉过战马跳上去,踏踏踏踏地直奔北面的石堡。

见刘小候一反以前的近乎,老吴就知道,这趟差事怕是好不了了,但人家西门萧夜没得罪黄家,反而死了好几个亲卫,再加上百户所里的物资被夺,军户匠人大部分跑草原上去了,底下的军士没火气才怪呢。

割袍断义,割的不是时候啊。

小毛骑着战马,向北跑了半个时辰,穿过一片忙碌的工地,急急赶到了马道石堡,把战马交代给堡门口的家卫,快步冲进了堡里。

有着马道石堡里积存的黄灰泥,匠人们在石堡北面修筑的石墙,现在已经蜿蜒横刯在了山丘与马道之间,即将连接上了石堡堡墙;山丘顶部,已经开始挖掘暗堡的基坑了。

只要平整好了石墙内的地面,呈阶梯状修建的军舍,速度会大大加快,只要黄灰泥供应充足,王大力有把握在冬季来临前,让所有的匠户们住进带着火炕的军舍里。

甚至,连土地庙和商铺,都已经看好了地方,就在正南的山腰处,坐北朝南,是为风水最好的位置了。

尤其是百户大人居住的院落,他和李信安选来选去,好不容易定了地址,现在还是一片缓坡乱石。

作为原来旗队里的一个军士,小毛和大家一样,按时操演火/枪、阵型,后来又有了阵地战、旗队进攻、挖掘战壕、警戒偷袭等演练,除了半月两天的假可以回家看看,其他时间都是在队伍里渡过的。

和以前春耕、麦收能请长假可以回家相比,现在确实是忙的回不了家,而且随时要和草原上的鞑子真刀真/枪地对着干,小毛起先适应不了。

但是,要是退出旗队,去了磨坊,不但每月的粮饷减半,又没有战场缴获,不说家里日子刚舒坦了没两年,就是脸面上他也难以面对曾经的同伴。

时间一长,大家都抗过来了,没看百户只要在堡里,也要带着亲卫,每天进行火/枪演练嘛。

不知不觉间,职业化的军队在萧夜的手中,已经有了雏形,只不过大家并没意识到此间的变化。

就是京师那里的正兵营,在管理军士的严苛程度上,和萧夜没法相比,一旬三操的惯例,低廉的粮饷,压根就让军汉们提不起兴趣,能待在军营里已经不错了,溜号做其他营生的大有人在。

而在这水源极度匮乏的马道石堡,王大力的匠人后勤队,已经组织起了家卫们的家属,给各百人队的家卫们,开始了有偿的洗衣、缝补;一应工钱,家卫们给付的很痛快。

肥皂的出现,让大家使用多年的皂角粉,渐渐被抛弃了。

是的,以前的旗队的军士,现在是百户的家卫,除了身上的鸳鸯战袄换成了结实耐用的土黄色制服,其他的看不出变化来。

尤其是百户的那些亲卫,斜挂在牛皮带上的军用水壶,头上戴着的遮耳铁军盔,让以王猛为首的众家卫头领,眼红不已。

张忠霸占了萧夜的两个磨坊,在众多囚犯到达后,那供应石料、配料的速度效率,可是比王大力、马贵管理时,提高了整整一倍有余。

再加上那两个工坊区,根本就是昼夜轮流转,人歇石磨不停,直接让忙了几天的萧夜,再看到眼前浮现的画面时,直接就眉开眼笑了。

这似乎是双赢,萧夜在睡梦中,脑海里突然就蹦出一个词,他搞不懂啥意思。

扁圆形的军用水壶,装水三斤有余,壶口带铁旋帽,有皮套可以挂在皮带上;能防护耳朵、头部的圆顶铁盔,都是家卫们在战场上急需的,此刻出现在了军品目录里,他不高兴才怪呢。

十来天没有动用那个加工中心,里面陆续出现了几样好东西,他还得让下面的匠人们实验了用处,才能搞明白。

军用水壶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大明绿色风暴 最新章节一百三十四章、大明版的经济制裁 上,网址:https://www.6s6s.net/19672/13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