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第四节 是路就能走得通(1/2)

作品:《戎州往事

第五章:丢包

四、是路就能走得通

回家的路顺着江岸往上游走。[][].[][].[]远方的山头上,太阳正在下滑,江水被夕阳映得血红,泛着金光,滔滔不绝往下流。两岸劳作的人下班了,纷纷赶回家,太阳好像要把最后的余辉交付江水,让它流得更远,流得更久。李轼从就喜欢自然的东西,喜欢这奔腾不息的大江,他觉得那是生命自由的体现。而今天,李轼眼中那无尽的江水,被落日的余晖映成了一块烧红的铁板,好像也成了长长的坡路,没有尽头。李轼心想,老话得真没错,人背时了,喝口凉水都塞牙。我今天咋看着啥都成了上坡路?

回到家,李轼连饭都不吃了,直接就往床上一躺,心想明天啥也不去了。

第二天一大早,杨建国就赶往李轼家,他晓得李轼肯定爬不起来,也肯定不想干了。他明白李轼要挺不过这三四天,以后可能就吃不了这碗饭,一定得把这几天挺过去。一进门,先看见岳洛,他问:

“伯母,李轼起来吗?”

“没有。你们昨天都干啥活路,我看老三回来那付样子累坏了。叫他吃饭也没吃。”

“昨天活路累点,要不了几天就干完。伯母放心,李轼没问题。”

“那好,我先走了。他还躺床上,你叫他吧。”

果然李轼还躺在床上,见杨建国来了,李轼伸手冲他直摆,“我不去了,你自己去吧,昨天干的就算你干的。”

杨建国:“那不行,我就是专门来拉你去的,挺过这几天就好了。”

“建国,我实在是扛不住,这全身骨头都像错开了一样。原以为睡一晚上会好些,没想到比昨天还恼火。要不,我先歇两天再去。”

“不能歇,人一松就散架。”杨建国愣把李轼从床上拉起来,“走吧,当初我也是这样熬出来的,我这几天不干了,先帮你把这几天熬过去。”

“那我先歇半天,下午再去,这样总要得吧。”

“要不得。工地上的规矩,你不去,就得顶一个人,要是没人顶,就得重新划包段。你昨天干的就一风吹了,受的苦就成了白辛苦,一分钱都拿不到。”

李轼倒不介意能拿不拿得到钱,介意的是这活路实在恼火,就:“这活路太重不,节奏太快,以后有松活点的,我再来。”

杨建国不听李轼的,他想你李轼连下乡都能扛着不去,丢包这点事算啥?一定能扛过这一关,就不客气地:“你想得好!哪来松活的,这就算松活的了,哪有由你东挑西挑的?条条蛇都咬人。咬紧牙帮熬过去就成了。枉自你每天还锻炼身体,干活路也得坚持,一个道理。”

李轼当然明白杨建国的苦心,也晓得老同学得在理。老同学的身板也不比自己壮实到哪里去,确实也是硬熬出来的。既然建国都熬出来了,凭啥自己就打退堂鼓。于是心一横又跟杨建国上工地,心里想:建国得对,干活路也得坚持。

***

五天后,丢包的活路干完了,李轼也算在工地上站住脚。几天当中,杨建国一直帮着李轼丢包,并且不断减少帮助的分量,老黄牛也帮了李轼好几次。到后来,李轼在平路已经能跟上趟了,在坡路时也能勉强应付了。

最后一天收工回家的路上,李轼对杨建国:“老黄牛这样帮我,我得意思一下吧。”

杨建国:“不用,老黄牛就那样,面冷心热。你要实在过意不去,你明天送他两包烟试试,他烟瘾大。”

李轼觉得已经有把握在工地呆下去,信心又回来了,他想是路就能走得通。江岸上的绿色一直延伸到江的尽头,和远处的山融为一色。正是下班时候,两岸的渡口上聚集了许多人,熙熙攘攘,都在为生活奔走于大江两岸。轮渡汽笛长鸣,不停地在江面穿梭,把南来北往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戎州往事 最新章节第五章 第四节 是路就能走得通,网址:https://www.6s6s.net/13806/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