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甘蔗一头甜 河滩游戏(1/2)

作品:《戎州往事

第三十四章:甘蔗一头甜

一、河滩游戏

天气越来越冷,已经到了1月下旬。寒冬季节,万物都进入了蛰伏期,河流也进入枯水期。

狂放不羁的金沙江收敛了夏秋时节暴戾的脾气,缓和了心情,委婉沉静了许多。洪水季节,金沙江江面宽阔,看不见对岸的人。此时,浩浩渺渺的江面又变成了缓和狭窄的江面,天气晴好时,可以分辨出江对岸的牛羊。像要表达自己的诚意,江水由浑黄的颜色换成了淡青色,快要赶上岷江那种碧绿色。江边的洗衣妇多起来,这明江水变得清澈,一到晴日,洗衣服的人沿江边排成弯弯曲曲一条线。

冬季,水了,行船变得容易些、安全些。冬季也是农村农闲的时候,像陈老大这样的木船都纷纷出来跑运输。江上的白帆多起来,每天都是川流不息的。不用看船只,只消看到那鼓得满满的帆蓬,在眼前晃动,就晓得这是上水船,正凭借风力,在缓慢前行。风声中夹杂着那短促的川江号子,眼前自然浮现出陈老大掌舵和船夫弯腰拉纤的模样。当一蓬风帆从眼前轻快滑过,可以判断出那肯定是下水的船只,而且是轻载。传来的是悠长嘹亮的船歌,显示出船夫的心情松快。桅杆远去,船歌飘逝,把涛声留在了后面。

冬天,江岸寒风凛凛。对干活路的人来,却是舒服的,免去烈日的灼晒,少流不少汗水。人也变得神朗气清。

划甘蔗是工地上吸引大家的一种游戏。为划甘蔗王有才与宗陵又起了冲突。

从初冬到春节后一段时间,江岸边到处是成堆成堆的甘蔗。有时堆得像山,都是从四周农村收购来的,等待装船运到糖厂。糖厂在下游的李庄,据是省内第二大糖厂。

李庄这个地方,李轼是去过的。后来李轼听吴能给他摆过,抗战时期李庄曾是一个化重镇。吴能是听他父亲的,他父亲读书的同济大学工学院就在李庄的东岳庙。吴能曾在暑假时专门到李庄看过那些古建筑,顺便看看当年他父亲读书的地方。李轼我对古建筑兴趣不大,对你提到的那些化人物倒是有兴趣。抗战时期国民政府及诸多化机构迁往西南,李庄也因此风云际会于一时,可惜我去的时候,尚不晓得还有这些人物在李庄呆过。吴能可能这样也好,宣传得少,引人注目就,不然的话,那些东西很难躲过化大革命初期破“四旧”那一劫。一些古建筑要不是成为仓库一类用房,挂上了“仓库重地,闲人免进”牌子的话,不定早被一把火烧了也未可知,那样,有可能连个门框框都找不见了。

为给李庄糖厂收购甘蔗,沿岸设了不少收购点,到处都是甘蔗堆。一面有人把甘蔗往船上搬,装满后,就往下游驶去,一面又有源源不断的甘蔗运来,把甘蔗堆越堆越高。一边收,一边送,往往要持续到春节后。这时甘蔗很便宜,一根甘蔗一毛多钱,愿意划的人各出几分钱就够了,所以划甘蔗在河滩上很风行。

河滩上都是一些下苦力的人。除了像李轼他们这种挑夫,还有另外一些干活路的人,专门替船上货下货的人,扎木筏的人,修临时建筑的人。洪水时被淹没的河滩,这时都露出来了,种菜的人又开始忙碌起来,在地上开辟出一畦一畦的菜地。河滩在短暂的裸露后,又被绿色覆盖,严寒中,菜秧子绿得清新。种菜人要在明年洪水再来之前,收获一季菜,这也是一笔不的收入。河滩上除干活路的人外,还有一些闲人,人一多,划甘蔗的人也多了,一些摆摊的应运而生。

在这段时间,每天都有人在划甘蔗。有时河滩上有十几拨人在划甘蔗,多半是一起干活路的人,图个闹热,图个高兴,也是很好的休息放松。也有个别的人,是带有一点赌博性质的,因为他们划甘蔗是次要的,主要是冲着彩头去的,彩头多少是根据双方事前的商定。这些人都是划甘蔗的高手,一般人是不敢跟这些人较量的,但围着他们看闹热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戎州往事 最新章节第168章 甘蔗一头甜 河滩游戏,网址:https://www.6s6s.net/13806/1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