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3章 洪水 江河横溢(1/2)

作品:《戎州往事

第二十八章:洪水

一、江河横溢

已经是9月中旬了,金沙江的洪水水势仍然很大,浩浩荡荡的江水一点不晓得疲倦似的,照旧气势磅礴地向前冲。这个时候的金沙江基本上还维持着全年的最高水位,每年**月份都是金沙江洪水高峰期。此时江面泱泱荡荡,江水如猛虎下山一般,咆哮着,跳跃着,大口大口地吞噬着两岸的原野,所有能吞食的东西都不放过。这时的江水很混浊,江水裹挟着两岸汇进来的污泥浊水,泛起的泡沫,在江面上形成连续不断的浊流。正是这裹挟泥沙俱下的金沙江,有一种巨大的净化能力,像一个不知劳累的清道夫,一年一度地清理沿江两岸的杂物。

这时,在主河道上游泳已不安全。水势太大,流速很快,漂浮物很多,水情复杂,漩涡、暗流一个接一个,难于判明。这时候的洪水实际上也是达到顶峰后的徘徊,再过十天半月,洪水就会迅速退去。

李轼他们常游泳的地方,在这种洪水季节早被淹没了。而河湾——犀牛荡的水,漫过石龙滩的石梁和大江汇在一起,李轼他们有时也去犀牛荡游泳。这时,李轼他们下河已经不是为了游泳,只是成了一种生活习惯,与水亲近,解解暑热罢,大家在一起还是为了摆摆龙门阵。

去犀牛荡上游必须经过凉江沟。

凉江沟冬日水很少,最窄的地方,人可以一跃而过。洪水季节则有二十多米宽,成了一条河。凉江沟外是洪水湍急的河道,而沟内水较平稳,实际上是河道里的水倒灌进来的,仅二十来米的宽度,成了一个天然的游泳场。都是一些几岁十来岁的娃儿在那里瞎扑腾,因为不宽,从一方下水,用力一扑,再赶紧划拉几下,就可能游到对岸。所以成了许多娃儿初学游泳的一个场所,别看就二十来米宽的一个河沟,却成了像游泳池一样人多的地方。

今天,他们到了犀牛荡上游,找了一个稍为荫凉一点的岸边,各自找地方躺下,把草帽扣在脸上,免得太阳晃眼。他们就摆起龙门阵来。

钟益生躺在地上先开口:“诸位看了今天的报纸吗?”

躺在地上的方二今天忘了戴草帽,摘了一张芋头叶盖在脸上,听钟益生问话后,没抬头,在叶子下:

“听你这口气,是有啥消息?要有,你就直接嘛,还绕啥弯子。”

“钟益生,你是不是的周恩来和柯西金在机场的谈话。”吴能也在草帽下发问。

“对,老吴,我就是的这条消息。”

“国务院总理周恩来今天在首都机场会见了从河内参加胡志明主席葬礼后回国途经北京的苏联部长会议主席柯西金。双方进行了坦率的谈话。”吴能坐起身来,把草帽扣在头上,一口气把这条消息背出来。

“老吴,你真行,一字不差地背下来。”钟益生慨叹了一句,“李兄,你看到这条消息了吗?”

李轼也看到这条消息,是昨天新华社发的新闻稿,就是吴能背的那短短的一句话。城市中心的大观楼是图书馆,楼西侧有一公共阅报栏,李轼去图书馆时也在那里扫一眼报纸。当时他就想了这肯定与中苏边境上的战端有关。当钟益问到他时,他就:

“看是看到了,也等于没看到一样。这就是典型的外交辞令,它啥都没吧,好像又了很多,要向外界表明某种态度。它了吧,你又一无所知。现在当官的跟老百姓讲话就像这样,转了半天,不知所云。”

“李轼,你这话有点偏了。我觉得这外交辞令就跟兵法上兵不厌战的道理差不多。有事情了不不利,多了也不利,就整这种绕口令。自己心头有数,给外人听的,故意让你一头雾水。”吴能不同意李轼的观点,他觉得外交手段还是应该有的。

“老吴的有道理,内外有别嘛。就是为了不让第三方晓得。不过,我猜想是珍宝岛的事。这
本章未完,请翻下一页继续阅读......... 戎州往事 最新章节第133章 洪水 江河横溢,网址:https://www.6s6s.net/13806/133.html